新聞資訊
主要從事安全評價、化工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安全標準化咨詢、評審、區域風險評估及企業安全技術領域相關服務
為有效遏制區域事故高發態勢、準確查找區域安全生產工作薄弱環節,杭州市安委會于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組織對杭州市臨平區創新性開展安全生產組團服務,科學“診斷”臨平區安全生產癥結問題,有效推動臨平區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取得突破。據統計,此次組團服務在政府層面,檢視出七大類26項問題,追責問責干部3人;在企業層面,檢查221家,發現事故隱患800個(其中重大隱患101個),立案查處41家,停產整頓11家,追究刑事責任3起2人。
一、主要做法
一是構建“指揮部”,統籌協調推進。此次組團服務工作組由市安委辦主任擔任組長,市安委辦及市建設工程、道路運輸、工業企業、消防和城市運行等5個專委會業務骨干、部分第三方中介機構專家和杭州市首批社會監督員合計70余人組成。工作組構建“指揮部”,下設政府服務組、執法服務組、行業服務組、秘書組,實施固定場地辦公,統一車輛保障、食宿保障,統分結合、積極協調、高效運作,為組團服務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掛出“作戰圖”,提升工作質效。組團服務工作組采取“五個集中”辦公(即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檢查、集中反饋、集中督辦),通過聽取專題匯報、座談詢問、查閱臺賬、現場檢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服務工作。組團服務嚴格實行組長負責制,掛出“作戰圖”,明晰工作任務和進度,對組內任務進行再分配、再細化,確保人崗相適、查準問題、有效建議。嚴格實行每日會商,各組間白天工作,晚上召開碰頭會,強化溝通會商,動態調整第二天工作方向和任務,切實推動組團服務點面結合,形成工作鏈條。
三是下好“精準棋”,推進問題整改。組團服務組建立“四個一”工作機制,確保下好“精準棋”。一快報:每日編寫組團服務工作快報,通報工作進度,營造“比學趕超”氛圍。一通知:針對每日檢查發現的企業隱患,當日下發問題隱患掛牌督辦通知,狠抓整改落實和銷號驗收。一反饋:針對組團服務發現問題,召開現場反饋會,面對面向臨平區政府領導班子及相關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逐項點名通報,提出針對性整改要求。一通報:針對組團服務發現的全市層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向全市各級各部門下發通報文件,向市衛健委、民政局、體育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發送工作提醒單,督促抓好舉一反三,擴大組團服務成效。
四是靠前“送服務”,提升安全意識。組團服務開展前半個月,在臨平區主流媒體發布安全生產投訴舉報電話,引導全區公眾積極參與安全生產隱患的挖掘。在整個組團服務過程中,借力各行業專家和社會監督員,深度精準排查企業事故隱患,并為企業出謀劃策,科學指導企業認真開展事故隱患整改。同時,靠前“送服務”,將服務融入到執法檢查當中,向被檢查企業送去新安全生產法單印本和12350安全生產舉報投訴標識,積極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鼓勵企業員工開展內部監督,推動企業提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
二、主要成效
組團服務組針對發現的問題,科學指導臨平區重點圍繞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推進解決深層次的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問題,確保組團服務取得扎實成效。臨平區委區政府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臨平區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在臨平區基層應急管理機構設置、管理體系、站所建設、隊伍建設、委托執法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
一是區級應急管消防理揮協調機構設置取得新突破。組團服務后,積極探索,大膽推進,整合臨平區安全生產委員會、消防安全生產委員會,構建“1+1”實體化聯合辦公模式,實施安全生產與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切實提升區域綜合監管能力協同化水平。同時,進一步健全了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安全生產委員會,統籌安全生產領域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及突發事件應對,健全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工作職責以及運行規則。
二是鎮街應急消防管理機構建設取得新突破。臨平區下轄的的8個鎮街,全部構建“1+2+X”基層應急消防管理體系,即在“1”個應急消防管理領導小組的統籌領導下,建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防災減災和搶險救災的“2”個分片管理模式,以及相關“X”個應急管理工作的分線落實機構,同時整合設立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委員會及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由鎮街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應急消防管理領導小組雙組長,辦公室設在鎮街綜合信息指揮室,加掛應急消防管理站牌子,站長由鎮街分管副書記(副主任)兼任,并調配一名中層正職以上干部專職負責日常應急消防管理站工作,調配1名派出所副所長及1名民警專門從事應急消防管理工作,配備安全生產專職人員不少于2人,專職消防檢查人員1人。按照“轄區每150家生產型企業配備1名輔助人員”“500家貿易型企業配備1名輔助人員”的標準,配足配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輔助監管力量。此外,村社兩委班子要有專人負責應急消防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管理網絡。
三是基層應急管理站標準化建設取得新突破。以臨平區喬司街道、南苑街道為試點,鎮街應急消防管理站設置“三室一中心”,即辦公室、詢問室、應急指揮室和物資保障中心,以及一支50人以上的鎮街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全面統一應急消防管理站的標識標牌,制定了18個配套流程,每個鎮街配置一輛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執法車,配齊配全應急物資及相關執法防護裝備,確保各項后勤保障落實到位。
四是基層應急管理監管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在本次組團服務后,在原有的臨平區安委辦日常工作僅2人負責的基礎上,增配4名編制,用于加強臨平區安委辦的工作力量。臨平區住建局、臨平區交通運輸局等重點行業監管部門,根據實際要求也紛紛增加了安全監管力量。進一步落實應急激勵措施,對臨平區、鎮街及平臺的兩級專職從事安全監管人員及輔助人員落實財政保障。
五是基層安全生產委托執法工作取得新突破。組團服務后,臨平區積極實行鎮街委托執法工作,明確區級應急管理部門執法事項清單和分級分類監管目錄,依法將31項安全生產和19項消防行政執法事項委托下放到鎮街,強化屬地基層治理,切實推進應急管理行政執法工作與“基層治理四平臺”的融合。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實施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每個鎮街應急管理站已配備2名以上取得執法證人員,切實加強了基層安全生產和消防執法力量。
六是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督考工作取得新突破。經過協調測算,明確提升臨平區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在各鎮街綜合考評等工作考核中的權重,2021年度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在綜合考評總分800分中的分數從10分提升到35分,占比從1.25%提高到4.375%。強化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考核力度,臨平區政府對區級部門安全生產綜合考評分設置為4分,總分100分。同時,區委巡察辦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納入區委巡察范圍;區委政法委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區委組織部將應急管理職責履行情況納入對鎮街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區委編辦增加應急管理力量編制保障;區財政局落實財政資金保障。
今年以來,杭州市勇于創新,積極突破,印發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意見,深化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制定進一步做好基層應急消防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作重點任務,在鎮街層面推進應急和消防一體化融合、標準化建設;結合新安法“業務相近”原則,會同市委編辦,梳理明確全市安委會成員單位職責清單。杭州市各項建章立制、強基固本的改革舉措,有力推動了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和應急管理事業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