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主要從事安全評價、化工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安全標準化咨詢、評審、區域風險評估及企業安全技術領域相關服務
“浙江特種設備在線應用”已納入全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S1”。液化石油氣瓶作為涉及民生的特種設備,是該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2019 年 12 月發文指導杭州市開展液化石油氣瓶充裝信息平臺建設試點工作,杭州市市場監管局 2020 年 5 月發文要求蕭山區建設“數治瓶安”應用,實現液化石油氣瓶可靠溯源、精準定位和實時預警等目標。“數治瓶安”應用通過重塑氣瓶入庫、充裝、配送、入戶使用流程,構建氣瓶全生命周期監管體系,實現氣瓶來源可溯、流向可追、隱患可查。應用于今年 2 月上線,截至 11 月 17 日,已實現全區 77 萬只氣瓶實時監管,發現并處置氣瓶超期使用隱患853 個、超限量存瓶隱患 1786 個、用戶地址異常信息 8721 條。
一、需求分析。液化石油氣瓶數量多、涉及面廣,不規范配送、非法存置和充裝等現象時有發生,氣源質量和群眾用氣安全難以有效保障。同時,非法經營燃氣、非法使用燃氣、違法運輸燃氣等行為由住建、城管、公安、商務、交通運輸等部門監管,數據共享和處置協同水平低,需要通過數字化手段創新氣瓶監管模式,實現對氣瓶全程管控、全鏈監管。
二、場景建設。由區市場監管部門牽頭,橫向協同政法(地址庫)、住建(小- 3 -區住宅)、消防(氣瓶高層使用限制)、公安、交通運輸、商務(餐飲氣瓶使用)等業務監管部門,縱向貫通鎮街、村社,構建一體化的“數治瓶安”應用。在服務端,重點打造 2 個子場景:一是統一叫氣。建設“訂氣服務咨詢中心”(統一訂氣咨詢服務號碼 57183333)和“瓶安用氣”手機 APP,提供投訴咨詢服務、網上實名登記、一鍵智能配送、使用安全講解、每日閉閥打卡(提醒用戶關閉燃氣閥門)等服務。二是入戶安檢。配送工將氣瓶配送入戶后,經現場安全檢查、拍照上傳、用戶電子手簽確認等流程,完成用氣安全核驗,應用根據用戶歷史用氣數據,提醒配送工做好皮管、減壓閥等耗材更換工作,保障用戶使用安全。在治理端,建設 3 個子場景:一是氣瓶安全配送。全區 7家瓶裝燃氣充裝單位成立統一的配送公司,統一使用“數治瓶安”系統開展業務,把全區 238 名配送人員、225 輛配送車(電動三輪車)統一編號并錄入系統。歸集氣源采購、氣瓶檢驗、車輛裝載、氣瓶檔案管理、用戶使用管理、充裝視頻監控、訂單派送調度等數據,實時管控氣瓶安全配送。二是氣瓶監管溯源。統一對每個氣瓶安裝 RFID 智能芯片,通過充裝站、配送車上的智能感知設備,自動采集氣瓶充裝源頭、配送入戶、入戶安檢、使用確認等環節信息,實現氣瓶檔案精準溯源。如在充裝環節,通過氣瓶上的芯片自動載入氣瓶規格和狀態、充裝時間、充裝站點、檢驗日期等信息,實時更新氣瓶充裝數據;在使用環節,氣瓶在配送前與用戶訂單綁定,配送入戶時用戶通過移動端再次簽字確認,應用自動獲取用戶使用地址、氣瓶開始使用時間等信息,實- 4 -現用戶、氣瓶、使用地址多維信息綁定,實現全程留痕可溯。三是氣瓶異常處置。建立建檔、充裝、配送、用戶 4 方面 11 項事件的預警模型,建檔環節包括流轉信息缺失,充裝環節包括超期瓶、報廢瓶、非智能瓶充裝,配送環節包括超高層配送、配送車超載、違規裝載,使用環節包括在用瓶超期未檢、在用瓶超期、超限量存瓶、使用地址不匹配(用戶登記的地址跟實際使用的地址不一致)等預警情形。建檔和充裝環節的異常預警直接推送給企業整改,超期未整改的,推送給執法部門查處;配送和使用環節的在用瓶超期未檢、在用瓶超期、超限量存瓶、使用地址不匹配等異常預警,通過對接基層治理四平臺,實現“線上交辦+線下聯動”,完成對風險隱患的閉環處置。如對用戶在用瓶超期(用戶長時間未更換氣瓶導致超過檢驗日期,存在泄漏燃爆等隱患)的異常預警,由基層治理四平臺推送給屬地街道,鎮街網格員上門核實并反饋結果,若發現違法行為線索則繼續推送給執法部門聯合處置,直至消除風險隱患。
三、改革突破。一是創新瓶裝燃氣行業監管模式。將氣瓶各流轉環節與地址、房、人、企等基礎要素進行多維度疊加、可視化展現,實現瓶裝燃氣全過程管理。打破原先氣瓶充裝、運輸、配送、使用環節由不同部門監管、數據各自使用的限制,將統一精準的氣瓶和用戶檔案數據與住建、城管、消防、公安、交通運輸等執法部門實時共享,發現違法行為線索推送給相關部門聯合查處。二是創新采用實時物聯感知技術。通過氣瓶上的 RFID 智能芯片和充裝站、配送車上的智能感知設備,建立“氣瓶智能 ETC”模式,改“人工掃描二維碼”為“智能芯片感知”,自動采集業務數據,保證了氣瓶各流轉環節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在該應用開發中研發的全鏈式數據非接觸式實時感知技術,先后獲得 3 項國家專利,被推廣運用到城市治理、安全監管等領域,實現了業務與技術、數字化改革與數字經濟發展良性互促。